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1.这时,只见一片乌云从高处朝东方降落;在降落的过程中,它逐渐变得明亮,并呈现出人的形式,最后变成一束火红的光,被同样颜色的小星星所环绕。主便以这种方式在正与我交谈的灵人面前显现。那里的所有灵人都从四面八方聚集在祂面前;当他们到来时,善者便与恶者分离,善者往右,恶者往左,并且这个过程立刻完成,好像是他们自动的。往右的灵人照其良善的品质被排列,往左的灵人照其邪恶的品质被排列。然后,善者被留下来形成天堂社群,而恶者则被投入地狱。
后来,我又看见这束火红的光深深降至这个星球的低部。这时,它一度显为趋于亮白的火红,一度显为趋于昏暗的亮白,又一度显为黑暗。我被天使告知,这种表象是由住在该星球低部的居民接受出于良善的真理和出于邪恶的虚假造成的。这束火红的光本身肯定不会经历这些变化。他们还说,这个星球的低部既有善者居住,也有恶者居住;但他们都被分开了,好叫恶者能被主通过善者掌控。他们补充说,善者时不时地被主提入天堂,他们的地方便被其他人占据,这一过程如此反复进行。
随着这束火光下降,善者以同样的方式与恶者分离,一切事物都恢复次序。因为恶者耍弄各种阴谋诡计进入善者的住处,并攻击他们。这就是那次来访的原由。随着下降逐渐变得明亮并呈现出人的形式,然后变成一束火红之光的那团云是一个天使社群,而主就在这天使社群中间。这使我得以知道主在福音书中所说关于最后审判的话是什么意思:
祂要与天使带着能力,满有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24:30;马可福音13:26;路加福音21: 27)
999.“肉”表示人的意愿部分,这从“肉”的含义清楚可知。从严格意义上说,“肉”论及败坏的人。“肉”总体上表示整个人类,具体地表示肉体人(参看574节)。它因表示整个人类,具体地表示肉体人,故表示人自己的东西,因而表示他的意愿部分。人的意愿部分或意愿,无非是邪恶。因此,“肉”论及人,因为人是这样,所以“肉”表示一切恶欲或一切贪欲。前面(105, 568, 594, 634, 801:1, 977:2节)数次说明,人的意愿无非是恶欲。正因“肉”具有这种含义,所以百姓在旷野中所渴求的肉也具有同样的代表。摩西五经如此描述这种渴求:
他们中间的乌合之众大起贪欲,所以他们又哭号说,谁给我们肉吃呢?(民数记11:4)
此处“肉”明显被称为“贪欲”,因为经上说“他们大起贪欲,说,谁给我们肉吃呢?”接下来的话也说明这一含义:
肉在他们牙齿之间,尚未嚼烂,耶和华的怒气就向百姓发作,耶和华用极重的灾祸击打百姓。那地方名叫贪欲之坟墓,因为他们在那里葬埋那起贪欲的百姓。(民数记11:33-34)
谁都能清楚看出,这样的灾祸临到那百姓,绝不是因为他们贪肉,因而不是因为对肉的渴望。当一个人长时间不吃肉时,这种渴望是很自然的,如那时百姓在旷野中的情形。真正的原因,也就是属灵的原因,是更深层次的,即:那百姓具有这种性质,他们对“吗哪”所表示和代表的东西感到极度厌恶,这从本章第六节明显看出来。他们只想要诸如“肉”所表示和代表的那类事物,就是属于他们自己意愿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纯由恶欲构成,本身如同粪便,天生就是亵渎的。正因那教会由于代表这类事物而是一个代表性教会,所以那百姓才会遭受如此大的灾祸。事实上,发生在他们中间的事件在天堂会以属灵的方式来代表。在天堂,“吗哪”代表天上的东西,而“肉”代表他们所贪求的东西,就是他们自己意愿的不洁之物。因此,他们因具有这种性质,故受到惩罚。从圣言中的这些和其它经文明显看出,“肉”表示属于意愿的东西,在此表示只属于人的意愿的东西。至于这意愿何等肮脏、污秽,可参看本章第二节(987节)的解读,那里论述了“地上的走兽”。
10729.“六日要作工”表一个人被主重生的第一个状态,以及至高意义上主之人身荣耀的第一个状态。这从“六日”的含义清楚可知,第七日或安息日之前要作工的“六日”是指一个人被主重生的第一个状态,就是一个人拥有真理,通过真理被引向良善并卷入争战时的状态(参看8510, 8888, 9431, 10360节)。它还表示主在世用神性真理与地狱争战,使地狱和天堂里的一切事物都恢复秩序时,其人身的荣耀的状态(参看10360节)。因为人在被主重生时,会经历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存在于他拥有真理,并通过真理被引向良善之时,第二种状态存在于他拥有良善,并出于良善看到并热爱真理之时。在第一种状态下,诚然,此人被主引导,然而是通过他自己的东西被引导的;因为出于真理行动就是出于人里面的那些东西行动;而出于良善行动就是出于主行动。
由此明显可知,人在何等程度上允许自己被通过真理引向良善,就在何等程度上被主引导并引向主。因为结合在一起的一切事物都有作用和回应,作用的是良善,回应的是真理。然而,真理从来不会自动作出回应,只是被良善驱使作出回应。因此,只要真理接受良善,它就对良善作出回应;只要作出回应,它就与良善结合。由此也可推知,在一个人与主结合之前,主通过真理鞭策他朝向自己;只要此人允许自己被引导,他就与主结合。事实上,神的真理具有这样的性质:它们合乎良善,因为真理出自良善。此人由此拥有感知,而感知本身就是一种回应,或说本质上是一种回应的形式。允许自己被鞭策,或通过真理被引向良善,就是照真理生活。提及这些事是为了叫人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六日作工或劳碌”所表示的一个正在重生之人的第一个状态是怎么回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